XXX高清偷拍女厕XXXX,xxx国产|xxx国产精品视频_XXX国产精品一区二区

中國政府網(wǎng) - 四川省政府網(wǎng) - 達州市政府網(wǎng)

竹峪鎮(zhèn)東梨村:遍地古梨樹 百年老木屋

來源:萬源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    作者:萬源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    發(fā)布日期:2021-09-03     點擊數(shù): 人次

東梨村位于竹峪鎮(zhèn)南部,幅員面積22.5平方公里,2004年時由東山坪、梨園兩個村合并得名。2020年4月,營盤梁村加入其中,5個村民小組,1760多人。這里有川陜省蘇維埃主席熊國炳的故居、遍地的古梨樹和百年老木屋。2019年被列入四川省傳統(tǒng)村落名單。

20210903163065524784203985.jpg

川陜省蘇維埃主席熊國炳

熊國炳,原名熊廷南,1899年出生于竹峪鎮(zhèn)熊家灣,10歲讀書,12歲因家貧失學。父親熊朝興迫于生計,忍痛將他過繼給熊家坪熊邦杰為子,更名熊國炳。熊邦杰以行醫(yī)為業(yè),勉強糊口,見熊國炳聰明,讓其重新入學。一年后,熊邦杰出診過河遇難,熊國炳再次輟學。兩年后,養(yǎng)母病逝。熊國炳孤身一人,債臺高筑。1920年,娶太平山趙紫香為妻。熊國炳不堪忍受地方勢力欺壓,憤然離開熊家坪,搬到太平山與岳父同住。5年后到天池寨開墾荒山,一家人搬進深山老林,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。熊國炳在一次捕獵中遭遇老虎,與虎相斗保全了性命,被山里人稱為“巴山勇士”。后來遷回熊家灣老宅,靠狩獵、販賣山貨、打短工、抬滑竿維持生計。

20210903163065527922302438.jpg

竹峪鎮(zhèn)中學校園內的熊國炳塑像

1930年春,熊國炳拜會川東農(nóng)民起義總指揮兼縣農(nóng)會主席李家俊,由此走上革命道路,為紅軍入川立下了大功。1933年2月,在通江縣召開的第一次蘇維埃工農(nóng)兵代表大會上,熊國炳全票當選為第一任川陜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并連續(xù)三次當選。四川軍閥劉湘對他恨之入骨,曾懸賞兩千銀元捉拿。1935年4月,紅四面軍奉命撤離川陜蘇區(qū),地主和軍閥卷土重來,蘇區(qū)陷入白色恐怖之中,敵人殘忍地將熊國炳兩個不足10歲的兒子殺害,并將其妻子活活餓死,拋尸荒野。他的父母兄弟姊妹也受到百般摧殘,被迫流落他鄉(xiāng)。熊國炳聞此噩耗,悲痛不已。

熊國炳擦干眼淚,帶領部隊長征。5月調任紅四方面軍總供給部部長,同年冬任西北聯(lián)邦政府副主席。1936年1月任四川省蘇維埃政府主席,6月隨紅二、四方面軍繼續(xù)長征北上,任總供給部經(jīng)理處處長、總政治部群眾工作部科長等職。同年10月參加會寧三大主力會師,奉命編入西路軍,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委員。西路軍慘遭失敗后,隨畢占云支隊東返,途中遭國民黨軍包圍,突圍時被俘,被當成伙夫釋放,脫離險境。他帶著嚴重傷病沿途乞討,輾轉行至甘肅酒泉屯升鄉(xiāng)九家窯,得到張姓農(nóng)民收留和幫助,化名張炳南,在這里和一個叫白玉生的女人結婚,靠擺煙攤、賣大餅過日子。土地改革后,他僅以一個普通農(nóng)民的身份在酒泉黃草鄉(xiāng)泉湖村落戶。1958年,熊國炳帶著一家老小回到故鄉(xiāng)萬源,1960年春又回到泉湖村。當年10月,熊國炳去世,年僅62歲。

熊國炳逝世20多年以后,他的老戰(zhàn)友、85歲的徐向前得知他不幸的遭遇后,不禁淚流滿面;熊國炳的部下王定國曾經(jīng)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:(熊國炳)更為可貴的是,他甘當農(nóng)民,自強不息,從未向組織提出過任何特殊要求,其意志,如青松翠柏堅韌不拔;其人格,如白壁雪蓮純潔無暇。

山野間的老木屋古樸厚重

東梨村自湖廣填川后逐漸形成村落,村落東面為陰崖魚洞子,西南面為竹峪鎮(zhèn)所在地,南面為石梁寨,北面為二五山,山山環(huán)繞村落,形成“口”形村落。村落內果樹林立,綠樹掩映院落。

20210903163065531188401308.jpg

東梨村內傳統(tǒng)古院落

東梨村的古院落主要分布于南面山坡的東山坪組和太平山組,以相對集中的兩個民居建筑聚落為中心,逐漸向四周延伸,山環(huán)水抱,道路蜿蜒于房舍之間,自然之美與人居理想在這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彰顯和完美統(tǒng)一,是農(nóng)耕文明的理想之地。保存至今的20來處古院落大多修建于清朝晚期和民國時期,時間達百年以上。建筑式樣有一字形、三合院、四合院,人字水,青瓦屋頂,穿斗木結構。這些院落修建時,需按當?shù)氐膫鹘y(tǒng)習俗,先選擇動工日期,然后才上山采伐木料,砍樹時,要燒香燒紙錢,用雞敬山神,敬樹王;請工匠師傅修建,立房時,雞叫前喝魯班酒,用雄雞血祭魯班看過吉兇,然后再立房修建。這里,幾乎是一家一個院落,面積小,院落多,樓房少,平房多。

太平山組的太平山老院子,三合院,青石地壩,始建于1891年,穿斗式木結構,占地250平方米,建筑面積200平方米,二層五間。因垮塌,2018年進行了維修。是川陜蘇維埃主席熊國炳故居。正房內,存放著熊國炳當年使用過的硯臺、蓑衣、油壺、木板凳等物件。上丫口院子,位于太平山組的上丫口而得名,一字形,坐東朝西,依山而建,穿斗木結構,青瓦房,原生木紋,修建于1892年,占地180平方米,建筑面積120平方米,二層三間,被楠木、柏樹、梨樹等古樹和茂密的翠竹環(huán)繞。空山嶺院落是座三合院,位于東山坪組西部,建造于1909年,占地900平方米,建筑面積600平方米,二層七間,堂屋有神龕,柱子上龍飛鳳舞,梁上繪有太極圖案、人物畫像,門上有門神等,龍鳳脊梁,萬字格門窗。

20210903163065534529104831.jpg

熊國炳當年使用過的生活物件

位于東梨村東山坪組的四合院,坐南朝北,自身木紋色,龍脊梁,建于清朝,占地900平方米,建筑面積700平方米,一層,十五間,因年代久遠,破損嚴重,已經(jīng)無人居住。地處東山坪組東邊的駱馬嶺,古時有3畝左右大田,是馬和騾子交配的地方,因而得名駱馬嶺。后利用400平方米的面積,建起坐東朝西、二層五間、200平方米的房子。

古梨樹裝點村里最美風景

東梨村有藏在樹林中的清朝古墓、竹木相伴的熊國炳故居、地勢險要的紅軍戰(zhàn)斗遺址、高山之巔的天池寨,有茅山道士弟子熊昌禹、茍昌雨二人斗法使其下雨的傳說,有喀斯特地貌下的1000多個大小天坑、溶洞,更有漫山遍野、蒼翠挺拔的古樹。

20210903163065538382502358.jpg

東梨村內隨處可見的百年梨樹

銀杏、松樹、柏樹、青岡樹、杉樹、楓樹、核桃樹、柿子樹隨處可見,但最耀眼的是梨樹,村里有200多年的梨樹栽植歷史,目前有400多畝,2萬多棵,其中百年以上樹齡的近500棵,最大的也是最老一棵在太平山組的壩子上,200多年的樹齡,樹干直徑1.5米,從主干處分出5個枝丫,枝葉茂盛,覆蓋面積100多平方米。

東梨村的梨樹千姿百態(tài),形狀各異:有的像玉兔、有的像綿羊、有的像衛(wèi)士、有的像兒孫滿堂、有的像節(jié)節(jié)高、有的像婀娜多姿的美女、有的像孔雀開屏……每棵梨樹都深深扎根于沃土,撐起一片綠蔭。每年的3月下旬和4月初,東梨村“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”,整個山村都浸潤在梨花中,白茫茫的,梨樹、梨花妝點出這里最靚麗的風景,引來無數(shù)文人墨客。重慶當代油畫研究會把這里確定為寫生創(chuàng)作基地,不少畫家、教授每年春、秋兩季住在這里創(chuàng)作。達州市美術家協(xié)會、達州市作家協(xié)會和達州市攝影家協(xié)會掛牌作為創(chuàng)作基地。以東梨村為素材、源泉的繪畫、攝影、文學作品不斷涌現(xiàn)。

保護利用傳統(tǒng)村落正在實施

曾經(jīng)刀耕火種的東梨村,因為有了“白錦無紋香爛漫,玉樹瓊葩堆雪”的成片梨樹,成為網(wǎng)紅之地;因為有了甘當農(nóng)民,自強不息的川陜省蘇維埃主席熊國炳,增添了濃墨重彩的紅色文化;因為有了灑落山間的古老民房和原汁原味的農(nóng)耕場景,讓這里的鄉(xiāng)愁更濃,更具煙火氣。東梨村,保護和利用傳統(tǒng)村落自然而然提上了議程,并進入了實施階段。2019年4月9日,萬源市竹峪鎮(zhèn)東梨村首屆文化旅游節(jié)在東梨村開幕,200余名游客齊聚東梨村梨園,尋夢里鄉(xiāng)愁,賞梨園春色,觀千樹萬樹“雪”景。

20210903163065542701405147.jpg

竹峪鎮(zhèn)東梨村首屆文化旅游節(jié)

當?shù)卣疄榧哟髺|梨村傳統(tǒng)村落保護利用的力度,完善相關配套設施,打造農(nóng)業(yè)觀光、文化旅游、休閑運動有機結合,全方位、多元化宣傳展示東梨村旅游資源,進一步彰顯魅力東梨村新風采,硬化了過境村內G347國道到太平山6公里的公路;打通并加寬了從竹峪場鎮(zhèn)到太平山的公路。至此,太平山一條獨公路的現(xiàn)象不復存在。當?shù)剡€出臺規(guī)定,保護區(qū)內不再建新房屋。村里,老梨樹客棧等民宿開始興起;辦起了多家農(nóng)家樂,可以品嘗到以梨花為引的梨花餅、枸杞梨花湯、梨花銀耳湯等數(shù)十種的美食。(本文參考了傳統(tǒng)村落申報材料和《熊國炳傳》)

 本文作者丨達州日報社社區(qū)記者 鄭景瑞

 

 

 


     
分享到: